中国医改的本质是要通过医疗服务体系的变革,让患者和社会得到更加优质和满意的服务。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也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行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院一直坚持以病人中心,紧紧围绕改善医疗服务要求,不断创新服务内涵,狠抓医疗一线管理,在健康界传媒启动的三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我院11个项目获最有价值案例。
第一,率先推行日间手术路径化新模式。
日间手术最早是英国医师 Nicholl提出,其医疗价值在于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在欧美国家广为推崇。国内由于认识不到位、医保限制、内部管理未形成指南等问题,推行受到限制。
日间手术路径化新模式的特点在于按照24小时时限要求,日间手术每个病种都建立路径,具体到每个病人的术前检查时间、发报告时间、护士健康教育、术前沟通及签字、麻醉、术后观察、出院评估、出院随访及术后换药等整个流程;各科室充分协同,检查科室实行检查绿色通道,出入院手续床边办理,术中严格执行“Time Out”,出院一周内由手术医生进行随访。
我院于2015年11月份全面推行日间手术路径化新模式,专门成立日间手术病区,实行分散收治、集中管理,安排高年资主任医师担任病区负责人,近两来来开展4000余例,超过全市一半以上,病人个人支付费用总体下降30%左右,其中白内障病人较同期住院病人下降50%,眼科病人住院等待由原先的一月缩短至一周内。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
第二,率先推行医院拖把抹布集中清洗消毒管理新模式。
在医院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拖把、抹布是保证环境卫生的基本用具,但是目前亚洲和中国的大多数医院是由保洁员自行在病区污洗间清洗、消毒,由于该项工作缺乏规范的质量管理和院感监督,反而会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
我院自2015年7月,在JCI评审理念引导下,设立了独立的清洗消毒中心,对全院各诊疗单元的拖把、抹布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及配供服务,致力于构建科学规范的后勤配送服务体系。
集中清洗消毒的拖把、抹布的菌落数较以前降低65%,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环节;规范化的放置标准,使医院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和优美,同时也减轻了保洁员的工作负荷,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率先推行出院带药集约式新流程。
传统的出院带药,医生开完医嘱,药房将药品送至病区,由护士发放,但存在缺乏药师专业告知、病人漏取等问题;出院带药集约式不同之处在于建立出院带药发放中心,药师不仅要做好药品的审核,还要与病人做好面对面的药品专业指导,保证用药安全。
我院于2015年6月建立出院带药发放中心,地点设在出院处附近,病人结帐后直接取药即可离院。截至目前,至今已有6.7万名患者接受了此项服务,出院用药医嘱不合格的百分率从流程改进前的8.5%下降到0,出院领药的流通环节从以往的三次交接简化为一次交接,耗时减少20-30分钟,患者满意度100%。项目获2016年亚洲医院管理临床改进服务项目卓越奖。
第四,率先推行出院病人床边办理结算手续。
传统的医院病人出院结算都是至出院处办理,来回很不方便,而床边办理出院结算只是流程的适当转变,但对于病人来讲,减少了往返,提高了效率。
我院从2012年7月起推行出院病人床边办理结算手续,工作人员坚持六步操作规程,即提前核对费用、提前打印清单、提前整理资料、根据预约人数合理调配人员、床边办理结算、物品交接及沟通。不仅保证了费用的准确性,还缩短了办理时间,整个结算过程仅需要不到10分钟的时间。
至今已有近20000名患者享受了此项服务,2016年选择床边结算比例占同期病区出院总人数的35.9%,接受床边结算病人满意率100%。获2015年亚洲医院管理奖。
精彩评论